张寻回到屋里,还在纠结要不要帮杨复光。他没有把话说死,只说自己要考虑一下。
他是真纠结了。张寻从来遇事果决,然而在这件事上,他真的有些拿不定主意。如果不趟杨复光的浑水,就可以老老实实的在向城发展,慢慢种田、练兵,蓄积实力。寻找时机扩大地盘,争取先拿下南阳盆地,控制整个邓州。控制邓州之后,选择就多了,东可逐鹿中原,北能进逼关中,西可取两川,南能控荆湘。南阳盆地的地理位置太好了,历史上就是帝王之资,汉光武帝刘秀就是据此夺取天下。
如果帮杨复光呢?好处也显而易见,可以借助杨复光的力量,名正言顺的成为邓州刺史。这是条捷径,比自己走野路子慢慢打地盘要省事得多。此外,如果搭上杨复光这条线,还能拥有一条直达天听的通道,离唐朝中央的距离就近多了。这其中的政治价值不言而喻。但这个选择的缺点就是,风险太大。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,被杨复光卖了还帮他数钱。自己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,可能只为别人做嫁衣。
实在太难抉择了,张寻这时才觉得自己的智商有点不够用,还不能彻底看清未来。算了,还是听听兄弟们的意见。
张寻召集了督导团的全体会议。十七个人无一缺席。会前张寻简要说了一下,都监杨复光打算去许州。向城军面临两个选择,帮还是不帮杨复光。要听每一个人的意见。
由于张寻隐瞒了历史上杨复光成功劝降周岌,收复邓州的情况,(这个情况真的没法说,张寻总不能跟大家说自己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吧?)所以大多数人的意见,都是不帮杨复光。施惊墨就持这种观点,他的分析很有说服力。
施惊墨认为,杨复光此行必死。
势单力孤深入敌境,是一死;周岌新降,急需杨复光的人头给黄巢表忠心,是二死;即便周岌念旧,不忍相害,朱温大军在侧,只要略微相逼,周岌为求自保就不能不杀杨复光,一如“公孙康斩袁尚”故事,此是三死。杨复光身为大唐天子任命的京西南面行营都监,丧师失地,即便侥幸不死,朝廷也不会轻易放过他,此是四死。
“倾全力以救必死之人,实非智者所为。”施惊墨最后总结道。
史谦和吴铁盐这两个大唐官吏,原本还支持一定限度的帮助杨复光,等听了施惊墨的分析之后,转而强烈要求张寻留住杨复光,不放他去许州送死。
事情议到这,似乎可以定论了。张寻刚要宣布散会,忽然李暮走到张寻跟前,耳语道:“听四郎的分析,是不是我们不帮杨复光,他就死定了?”张寻点头。李暮说:“那我们一定要帮他啊,千万不能让杨复光死了!”
“为什么?”张寻不解的问。
“你想啊,杨复光一死,后面的历史就彻底变样了啊,朱温本来是杨复光劝降的,李克用也是杨复光叫来的,这才打败了黄巢。如果杨复光现在就死了,黄巢还能败吗?难道让那个吃人魔坐稳皇帝的宝座?”
张寻奇怪的看着李暮,这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忧国忧民了?
“你看我干嘛?其实皇帝姓李姓黄还是姓朱我根本不在乎,我在乎的是,后面历史如果全变了,咱们还怎么开金手指啊??”
李暮一句惊醒梦中人。张寻他们三个平凡的年轻人,凭借什么叱咤晚唐呢?不就是靠着对历史走向的了如指掌吗?如果自废武功,扰乱了历史,他们与普通人何异?很多方面甚至还比不上原装的唐朝人呢!
张寻终于想通了,身为穿越者,他必须要帮杨复光。他不仅要保护杨复光的性命,还要努力促成杨复光劝降周岌,促成周岌借兵,甚至还要帮助杨复光收复邓州!只有这样做,自己的利益才能最大化。
这真是莫大的讽刺,人家穿越都是为了改变历史,张寻可倒好,竟然是为了保持历史不被改变。他也算是穿越史上比较奇葩的一个了。
张寻将决定告诉了杨复光,老宦官非常感动,多次言语暗示,邓州刺史的许诺一定会兑现。
既然决定了,就要立即开始行动,临行前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。首先就是给士兵们分田地,好让士兵安心的出征。
县令史谦经过一段时间筹备,终于将向城周边的无主荒地全都登记在册,加上张寻他们当初在裴家寨周边四镇开垦的田地,总共有良田三万亩。
每个士兵分多少亩田地,也要费些心思。唐初均田制规定,每个男丁授口分田80亩、永业田20亩,总共100亩。这个规模张寻是分不起的。实际上贞观年间,在土地促狭人口密集的地区,一丁受田只有三十亩。有的地区还不到三十亩。而且80亩的口分田,在人死之后还要归还给国家,只有20亩永业田是可以传家的。
于是史谦提出一个方案,给每个士兵分田20亩,伙长30亩,队正50亩,都头100亩。这些全都是永业田,不但人死不收回,士兵在作战中伤残、退役也不收回,且税收还将减半。但若当了逃兵、降兵,就会将田地收回。在税收方面,耕种第一年免税,第二年半税,每亩纳粟1斗。第三年开始纳粟两斗,永不再变。
张寻批准了这个方案。只是将“逃兵、降兵田地收回”这一条做了一点修改,改成了,“临阵脱逃者田产立即收回;因绝境无援而降敌者,田地暂由家属保留一年,一年后未逃回者没收田产”。张寻毕竟心软,他不想用田地要挟手下的士兵赴死。他想给他们在绝境中投降的权利。
实际上,史谦干得真不错。特别是关于“伤残、退役士兵税收减半”,“逃兵田地收回”这两条,实在干得漂亮。这就将士兵们牢牢地绑在了张寻集团的战车上,成为牢不可破的一个利益共同体。不论这些人跟随张寻打到哪里,他们都是有根的兵,他们不会像那些没有归属感的兵油子一样,朝秦暮楚。
好政策就要马上落实,才几天时间,就用抽签的方式为所有军士分了田地。一千余人,总共分下去两万三千亩。虽然大部分荒地今年不会有什么收成,分到了田地的军士们还是异常兴奋。唐末均田制崩溃,土地兼并严重,据史谦统计,全县平均每户仅有耕田不足十亩。这次分田,连小兵都能分到20亩,是普通农户的两倍,所以人人知足。
很多汝州兵还记得张寻当初的誓言:有家室的,让你衣锦还乡。没家室的,让你娶妻生子。如今分了田,士兵们人人称赞总都头说话算话。没家室的确实有能力娶老婆了。而那些有家人在汝州的,也都纷纷托人捎去家书,让家里人搬来居住。
一个汝州兵的家书上这样写道:“向城的田,都是我们自己的,有我们保护,不会遭人盗抢。而且税赋还低,以后除了每亩两斗的税,再也没有别的苛捐。三郎年龄渐长,父亲可让他速来向城。二伯家的六郎孤苦伶仃,没有田产,也可让他过来帮我耕种。田地分下来,最好能速速耕种,别这边撂荒,家里那边还缺口粮。”这个汝州兵家境还算好的,更多的人家里根本一亩田都没有,全靠给富户做佃户为生。
这几天,汝州境内忽然有很多贫苦农户燃起了爆竹,仿佛在庆祝什么喜事。原来,这些家庭都收到了一封家书,是这半年来生死不知的儿子寄回的。他们没有想到,儿子不但没有战殁沙场,竟然还在相邻的州县分得了20亩田地。于是家家户户阖家欢庆,很多贫苦人家当即就决定,举家迁往向城。
汝州离向城不远,总共两百多里山路,这些天陆陆续续不断有军属搬来向城。乐得县令史谦合不拢嘴,在县令眼里,人丁就意味着税收啊!
一千余人分田到户的动静很大,杨复光也听说了。他先是不信,当确认消息是真实的,脱口而出:“此子志不在小,这是在效高祖均田故事啊!”
杨复光将张寻叫来议事,明里说商量何时动身,实际是想确认分田的事。没想到一问,张寻就一五一十的说了,如何分田,如何税收的细节也都一一解说。杨复光一边不住点头,一边五味杂陈。等张寻说完,过了好一会,他才说了一句:“好事倒是好事,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这田岂是能私分的?”
杨复光的质疑,在张寻意料之中。不过张寻觉得好笑,这个年月,除了这帮以“天子家臣”自居的宦官,有谁还能站在大唐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呢?你杨复光这个境地下,还不忘了帮唐天子看住那一亩三分地,也够忠心的。
张寻毕恭毕敬的说:“是属下考虑不周了,我急于邀买军心以保护都监您,才出此下策。日后如有人据此攻讦属下,还请都监在天子面前辩解一二。”
这个小滑头,原来你私下里分田,邀买军心,都是为了保护我啊?杨复光无奈的乐了,他也不是要故意难为张寻。这个年月,拿大唐天子的东西收买人心的,大有人在,张寻不过依样学样罢了。何况又是自己人。杨复光只是想试探一下张寻的态度,发现他虽非池中物,但在自己面前倒也还盘着,懂得用漂亮话把事情说圆了,这其实就够了。
杨复光说:“事急从权,你也有你的苦衷。只是以后做事需谨慎些。”
“属下知道了。”
“还有一件事想跟你说,你若跟我同去许州,再打向城乡兵旗号恐不妥当。我知道你手下的人都是乡兵,没有军籍,军饷都是向城府库里出。我想了一下,不如你的人都入忠武军军籍,发给尺籍伍符,你意下如何?”
这是好事啊!如果乡兵提籍成为正式的军籍,就将由国家发放军饷,而且正规军的军俸要比乡兵高出一倍,也就是说,不但手下人涨了工资,张寻还能省下一笔巨大的养兵开销,这绝对是好事!
可是,为什么张寻总觉得哪里有些怪怪的呢?杨复光为什么忽然给自己这么大一张馅饼呢?里面会不会暗藏鱼钩?张寻一时想不明白哪儿有问题,又没理由拒绝,只好说:“都监费心了,属下谢过都监。”此刻张寻心里实际想的是,回去赶紧召集兄弟们问问,这提籍的事,到底是福是祸呢?